近日,《Science》更新了最新一期的文章,是卢柯院士团队取得的新突破。
谁是卢柯,熟悉他的人或许并不太多。
资料显示,他1965年生,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8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Science》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深耕金属表面纳米化技术,学术上有人称他为“天才”。
如果只有科研,那外界对卢柯的关注度也许不会那么高。除了科研,卢柯还是辽宁省副省长、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2018年,53岁的他出任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工作内容与科技密切相关,负责全省的科技、体育等方面。
四年时间,科研没耽误,管理也没落下。
14篇《Science》、1篇《Nature》——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柯在学术上的最新进展。
11月16日,辽宁材料实验室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沈阳召开,“辽宁实验室”全面揭牌——这是辽宁省副省长卢柯在政途中的最新抓手。
作为一名学者型官员,这位副省长给辽宁带来了什么?又将如何助力辽宁写好工业的“三篇大文章”?
工业振兴
产业结构调整,是东北振兴绕不开的话题。
城叔曾在《东北需要一座万亿城市》一文中讨论过,作为东北“跳高队”的大连,历经几轮产业结构调整仍然未能摆脱石化产业“一业独大”的困境。实际上,产业踩不上“点”、跟不上潮流几乎是过去东北地区的共性问题。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曾将这种现象称作“产业结构偏离”。比如,计算机、通讯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是过去20年来崛起的主导产业,在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占比要远远低于广东和江苏。
具体到辽宁,则是倚靠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打天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较少、规模小。2018年“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规上工业利润合计为428亿元,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3.3倍。
直到今年上半年,辽宁的工业结构依旧没有迎来根本性的改变,前两者规上工业利润依然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两倍有余。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740758
好在,近年来辽宁产业转型的步伐有所加快。作为共和国曾经的装备部和原材料基地,辽宁2019年围绕“三个字号”拉开了产业转型的大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辽宁希望,通过做好结构调整的“三篇大文章”,推进工业从制造向“智造”从“黑笨粗”向“高精尖”、从“二人转”向大合唱、从结构单一向百花齐放转变。
其后,“三篇大文章”的论述被写入辽宁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今年2月,《辽宁省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正式发布,主要目标即力争到2025年打造出3个万亿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生产基地、世界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
装备制造、石化和冶金均是辽宁支柱产业,三大基地“3个万亿”的目标对于辽宁工业振兴的意义自然非同一般。
更为重要的是,转型升级发展关键在于创新驱动,即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对接。城叔注意到,卢柯曾先后前往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鞍钢集团等科研单位调研,推动“辽宁实验室”建设。
他曾提到,“辽宁实验室”要梳理完成建设的短期目标与长远方向,以“辽宁实验室”建设推动辽宁科研体系的大整合、大改革。
今年9月,辽宁迎来科技领域“高光时刻”——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正式揭牌,分别围绕新材料、智能制造、清洁能源及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辽宁实验室”的打造,将成为辽宁做好“三篇大文章”的重要支撑。
材料文章
2018年6月,沈阳曾召开过一场材料领域的专业会议——亚太材料科学院年会暨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100余位院士被邀请参会,年会主题被定为“沈阳振兴,材料先行”,把工业振兴、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指向了材料。
这一思路对于辽宁同样适用。过去多年,石化、冶金占据辽宁一半以上的规上工业增加值,这些传统工业要想迈向中高端,原材料的链条同样是必经轨道。这是过去辽宁“初级产品过多、精深加工产品较少”的症结所在,亦是现在的突破口。
图片来源:摄图网502399431
年会结束两个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卢柯履新辽宁省副省长,分管负责科技、卫生健康、体育等方面工作。这对于当时的辽宁而言,颇具信号意义:辽宁的工业转型,将率先从材料突破。
回顾卢柯的学术历程,他在材料领域深耕数十载的学术造诣,推动了金属材料科学的发展。
2000年,卢柯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第一篇论文时,就被纳米材料“鼻祖”葛莱特赞为“本领域的一次突破”。3年后,凭借在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卢柯成为了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
十几年过去,卢柯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他所参与创建并任首任主任的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是中国首批建设的几个国研中心之一。
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领域中最核心的科学问题之一。卢柯及其研究团队发现了两种新型纳米结构,在金属材料强化原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卢柯摘得三项大奖之一的“物质科学奖”。根据组委会的评价,将未来科学大奖颁发给他,是为了奖励他开创性地发现和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及梯度纳米结构以实现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
“未来科学大奖”又有“中国诺贝尔奖”的美誉,此奖以往的获得者有袁隆平、王贻芳、施一公、潘建伟等。
外界认为,由卢柯出任辽宁省副省长,有利用其专长在辽宁经济发展上谋篇布局的考量。
媒体报道过一段卢柯对辽宁工业的分析,他曾说:“对辽宁来说,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来自与材料关系密切的装备制造、冶金、化工三大行业。我们要促进原创,要补基础,从整个科学基础、技术基础补起,从根上抓起,努力把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成世界级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院士入仕
院士卢柯,身兼副省长的角色,走上了台前。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这些要素正在成为辽宁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不止卢柯,近两年多地出现了两院院士出任地方要员的趋势。
就在卢柯履新副省长的2018年,中科院院士安立佳出任吉林省副省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彭金辉从昆明理工大学校长调任海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副省长等。202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材料专家王曦从国家科技部副部长调任广东,现任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党组成员。
和卢柯的分工类似,这些院士们在副省长的岗位上,通常也是分管负责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工作。
图片来源:摄图网502442878
不难发现,从硕士、博士到院士,近年来地方要员的学历逐渐走高。从政府治理角度来看,当社会治理越来越讲究专业化、精准化,也需要更多专家型人才的加入。
关于“学者型官员”的从政优势,《人民论坛》曾刊文称,“学者型官员”都是经过正规国民教育体系的严格遴选和高校、科研院所职称考评体系的层层选拔,才能成为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合格的专家、学者。
因此,在国家干部培养选任体系对其考察、选任之前,已经证明了其智力水平和知识储备,可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有着出色的知识水平,在理解和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具有很高的悟性和准确性。
这种变化也获得了市场主体的认可。城叔在与一些企业的交流过程中,屡屡听到他们对地方政府的评价,比如某某地方的领导“很专业”,或是某某地方负责招商引资的人“非常懂产业、懂企业”。
这种“懂”,让企业感受到了地方政府的诚意。地方营商环境的营建,不只是要提供精细化、市场化的服务,若能够形成专业的对话,政企之间会节约诸多沟通的成本。
Copyright © 2008-2020 【启盈配资】广东天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