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将过去,今年你的投资收益如何?
日前,雪球大V“省心省力”发布了一条内容,直言“清仓认输”,该条网帖随即引发了广泛关注,既有股民表示同情,也有的表示感同身受。值得注意的是,有数据显示,近7成百亿私募年内业绩亏损,近期,更有多名私募大佬因为业绩排名道歉。
对于后市,当前不少机构认为,2023年A股充满机遇,尽管一些负面因素仍待出清,但考虑到估值正处底部区域,这使得市场的下行空间相对有限。此外,不同机构对于明年的布局也各不相同。
大V巨亏200万清仓
12月27日午间,一位曾获得“雪球2021年年度十大影响力用户”称号的大V“省心省力”发布消息表示:“清仓认输,今年赔了把大的,还掉融资基本没剩下多少了,很多年都没法翻身了,暂别股市,暂别雪球,努力搬砖攒钱,希望大家不要去再去个股界面圈我了,我都没有持仓了,谢谢大家。亏钱是我自己的问题,与股市或者行情无关,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支持,感恩。”
资料显示,该大V在雪球平台上的粉丝数量为32万,此前,因持续在雪球上更新实盘操作和账户亏损,“省心省力”吸引了不少流量。
回顾此前的操作,其亏损的主要原因还是重仓了赛道股,而赛道股从8月份以来,一直处于调整中。在10月12日,“省心省力”发帖称“2022年亏损178.5万,市值跌至377万了,靠自己那点仓位是不可能回本了。你可以这么理解,总资产631.8万,亏损178.5万,约28%,略微跑赢创业板的29.5%跌幅。”
此后,“省心省力”曾发文称,2022年亏损已突破200万,并表示这一轮“满手赛道股却毫无弹性”,打算调仓到更强的赛道股。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投资来说,押赛道、不断加杠杆都是比较危险的行为。
私募大佬频发致歉信
今年以来,在市场大幅波动调整下,不仅是网红大V,还有不少百亿私募也业绩堪忧,多家老牌百亿私募的年内最大回撤超40%。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有业绩记录的85家百亿私募今年来整体收益为-5.86%,表现明显好于股票策略今年来的平均收益率水平。其中,29家百亿私募实现正收益,占比为34.12%。
在业绩压力之下,多位私募大佬出面致歉。今年1月份,正心谷资本创始人林利军在投资者交流会上直言对2021年业绩很不满意,向投资人表达诚挚歉意。随后,希瓦资产梁宏、盘京投资庄涛、敦和资管施建军、正圆投资戴旅京、景林资产、淡水泉赵军、和谐汇一林鹏、永安国富孟乐等相继发声,对过去的投资操作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向投资人诚恳致歉。
12月1日,百亿私募大佬盘京投资董事长庄涛在一场渠道路演中表示,“过去一个月是我从业以来表现最惨的一个月。”
10月以来,庄涛管理的产品净值出现了较大回撤,庄涛表示,判断失误+仓位集中,叠加先跌后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过去两个月经历了“大败仗”。
此外,年初因产品大跌引发市场关注的知名私募敦和资管,近期举办了年终策略会,董事长和基金经理接连反思过去一年的教训,并直言“2022年是给投资人带来最多痛苦的一年,也是自己做投资最痛苦的一年”。
私募董事长总结经验教训
在感叹的同时,私募人士也在总结经验教训。
庄涛指出,在10月之前,当时认为大会是今年最重要的投资机会,地缘政治风险不会在这个时候发生,政策基调以稳定为主,这个阶段行情以平稳为主。
结果没有预估到的是,这个复杂的组合结构,遇到了更为复杂的市场。第一,十月初,市场急转直下,放开预期没了,十几个点消费股预期受影响,基本面还有行业利空。第二,十月底,受益疫情放开的仓位已经不在了,不受益的成长股和对冲还在。
反思近期的操作,庄涛表示自己总结出三条教训:
第一,25年来我是一个纯多头基金经理,希望实现绝对回报目标,到了今年,组合构建过于复杂,满弓慢弦,先往下再往上,茅台一个月跌了30%,阶段性地打击了组合。
第二,持仓个股太过集中,不够谨慎。在放开预期下,成长赛道成为重灾区,这导致后期卖不出去,即便到现在依然没有完全调整完毕。
第三,交易上也没有做好,交易上应该采取动作预防判断失误带来的风险。
庄涛表示,未来应对A股剧烈的风格切换,持仓还是需要更分散一些,让持有人“睡得着觉”。另外,组合也需要做减法,回归简单的做法,精选股票,抓住机遇。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庄涛表示还是非常看好的。基于疫情管控放松,政策支持以及流动性三要素下看好后市。具体到投资方向上,庄涛主要看好两个方向,一是消费行业,二是成长股。
敦和资管董事长施建军分析,今年主要有三点教训:一是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对2022年海内外的风险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和警觉;二是对大类资产配置的难度认识不够,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十分多样化,也对每一个策略要求都比较高,降低了成功的概率;三是对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认识不足,在面临极端冲击的时候,净值控回撤的风险意识不够。
敦和资管首席投资官张拥军反思,亏损主要发生在一季度,主要是由于做多股票做空黑色金属,二季度则降低了权益产品仓位,错过了股市阶段性反弹,此外,提前“抄底”港股也带来了不少亏损。
总结这一年的教训,张拥军称,一方面,资管产品对控制回撤要求较高,一旦净值接近预警线和止损线,投资就会非常被动,甚至导致一些投资动作“变形”;另一方面,投资不能过分集中,也不能过分分散,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投资必须集中,把精力放在最有优势的项目上,但产品收益来源应做到多元化。此外,投资行业很多时候不赚钱,只有少数时候赚钱,需要找到一套范式,帮助自己找到风险和收益不对称的机会。
对于2023年的投资,施建军诚恳表示,要把工作重心放到修复产品净值上,一是对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仓位管理和投资策略。二是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完善、创新产品策略体系,在股票方面,要开发股票中性策略指数,增强策略股票多空策略,加大对不同行业风格的配置的研究,加强对股票市场的评级和仓位管理;在商品策略方面,继续完善全商品的纵向的策略体系;在宏观策略方面,加大对固定收益套利、商品宏观和股票宏观策略研究。三是加强风险控制,加强各类资产的评级,做好配置,做好风险预算实施。四是加大组织协调,彻底改变目前按照部门管理产品的组织形式,要集中全公司的资源为主要产品服务,特别是在策略开发上,打破部门观念,成立专业的小分队,主攻某一类策略。五是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交流。
施建军透露,已用约10亿元公司自有资金买了多只公司产品。此外,对于敦和自主发行管理的私募基金,以及担任投资顾问的资管产品,将继续保持单位净值低于1元时对管理费和固定投顾费降低60%的模式,即按40%收取。
私募自购提振市场信心
在今年震荡的市场行情下,多家私募机构拿出“真金白银”申购公司旗下基金产品,通过实际行动彰显对后市的信心。
据私募排排网,截至12月20日,年内共有24家私募发布自购公告,合计自购金额约31.26亿元。其中有12家私募自购金额在1亿元及以上,单家私募最大自购金额约为10亿元。私募自购军团中,百亿私募为自购主力军,年内一共有17家百亿私募自购金额约28.58亿元。例如景林资产、幻方量化、汉和资本、睿郡资产、聚鸣投资、保银投资等知名机构纷纷出手自购。此外,头部量化私募也在行动,九坤投资、幻方量化、灵均投资自购金额分别为3.6亿元、3.5亿元和1.5亿元。除了发布自购公告的私募机构外,还有不少私募机构及其员工积极认购旗下私募产品,与投资人利益保持高度一致。
从时间维度来看,今年出现多次“私募自购潮”,均发生在市场相对低迷时刻。私募机构认为,调整即机遇,以积极行动为市场注入信心,与客户共度时艰。多家私募机构表示,此番自购是基于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预期和对自身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市场已进入价值区间,看好A股中长期投资机会。
看多做多2023年行情
展望明年市场,当前不少机构认为,2023年A股充满机遇,尽管一些负面因素仍待出清,但考虑到估值正处底部区域,这使得市场的下行空间相对有限。而市场长期方向越发清晰,一旦短期的负面向长期机会转化,那么A股将夯实向上的基础,确立反转行情。
针对2023年行情,不同机构的布局方向有所不同。
煜德投资表示,对于明年的投资,一些价值股有机会,成长股也有机会,最关键的是成长股要阶段性的进行投资,价值股也要从中优选。从统计的角度来看,A股过去的20年中,大概有40%的时间是成长股领先,20%的时间是价值股领先,还有20%多时间是平衡性的。特别是在未来的一年,可能还有美国和欧洲的衰退风险,尽管可能是个弱衰退,但仍然是个衰退的基本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到技术创新,在未来的一年里没有看到特别大的技术创新。另外,过去的危机把很多优质的价值股、价值成长股的估值已经打的很低。因此,明年更倾向于一种平衡性的风格,在这种平衡性的风格里,优选卓越的公司,特别是一些价值成长股,是有确定性的收益的。
沣京资本则认为,2023年市场处在一个相对中性的起点,体现为估值中性、情绪中性、结构中性和业绩均衡,高配置、高情绪的赛道行业与低增长、低预期的传统行业均值回归到了相似水平。鉴于疫情结束和积极经济政策对于多数行业都有普遍的正面影响,2023年沿着经济回升、疫后消费复苏、房地产修复、安全战略、新能源成长等方向都会有投资机会。相对看好消费/医疗复苏链、房地产链、具有经济复苏贝塔的周期性公司、TMT中受益国家战略的细分领域等,并关注新能源、军工等成长赛道的估值修复机会。
责编:彭勃
校对:姚远
Copyright © 2008-2020 【启盈配资】广东天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