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大湾区正勇立时代潮头,金融中心地位正在崛起。疫情放开,通关恢复,但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仍在加剧的当下,大湾区金融业面临着众多未知的机遇与挑战,凤凰网财经《湾区风云录》对话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汪昌云。
针对银行业面临的困难,尤其是优质的资产获取难度加大和银行盈利收紧之间的关系,汪昌云指出,银行业应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除了监管上的支持,银行业本身还需“练好内功”,在风险管控、差异化融资以及创新方面,主动去迎和客户的需求。
谈到大湾区金融业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汪昌云表示,大湾区金融业的发展应充分利用港澳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使内地通过港澳与世界各国实现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同时,“严监管”时代下,大湾区金融业也应在监管上像西方发达国家看齐。
对于跨境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汪昌云认为,可以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或是交易所,不会与现有的资产交易市场形成重复建设,也不存在直接竞争,以此增强离岸资金池的规模和流动性,对于在岸人民币的汇率机制形成也有正面帮助。此外,汪昌云称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匹配,人民币不管是作为支付结算还是存储占的比例都非常小,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针对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方面的问题,汪昌云认为,在一国两制下,内地和港澳在基础设施上都是单独建设的,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推进互联互通。
此外,对于2023年人民币走势,汪昌云表示202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走势相对稳定,不会大幅升值或贬值,而会在一个区间内波动。
1月13号,2022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论坛在澳门举办。本届论坛年度大会将以“现代金融助力大湾区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以澳门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为切入点,邀请政府官员、学术专家、行业精英等各界人士共话变局与趋势中的思考和行动,力求在政策解读、资讯交流、学术研究、行业机遇、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参会者带来创新而务实的成果。相较于往届论坛,本届大会更专注于探讨以金融政策和模式上的突破重构本地区现代金融体系,从而推动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及市场业务在诉求和动能上实现衔接与融合,以促进金融业与其它产业更高效地联动发展,并助力大湾区城市更深度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以下内容节选自《湾区风云录》对话:
01、获取优质资产,银行自身还需 “练好内功”
凤凰网财经:我们知道大湾区其实是金融行业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是今年我们也看到银行业面临的困难比较多,优质的资产获取难度加大和银行盈利收紧之间,这个关系该怎样平衡?
汪昌云:中国经济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实体经济受的影响比较大。银行很大部分资产是投放在实体经济里,实体经济的业绩不好,那银行资产的质量就有下行的压力和风险,不良和逾期的资产可能会比较多,所以银行确实也面临了比较大的压力,尤其是盈利上的压力。盈利上的压力进一步使得银行在控制风险上难度加大,像我们通常说的信贷很难找到它满意的优质资产,整个信贷规模上想要大幅增加,可能难度比在经济上行期更大,然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我认为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监管上的支持。另外银行业本身还需要很好地练内功,在风险管控、差异化融资以及创新方面,要主动地去迎和客户的需求,这样银行的盈利压力和实体经济资金池方面的矛盾,就能慢慢化解。
02、大湾区金融业发展应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
凤凰网财经:在您看来,现在金融业在大湾区整体比较大的挑战和机会在哪里?
汪昌云:金融业在大湾区的发展水平很高。但是大湾区有特殊的区位优势,金融行业的发展可能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澳门和香港的金融体系是完全对外开放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内地金融的改革化开放,首先是要利用香港和澳门一国两制的发展机会,与世界各个国家经济,尤其是金融互联互通,我觉得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像沪港通、深港通、理财通,还有估计很快就要推出来的保险通,这些金融通都是在大湾区落地,从这个角度来讲,大湾区金融发展应该有很多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一些优势。
03、大湾区人民币国际化要先建试点先试错
凤凰网财经:我们知道在大湾区有三种货币,这三种货币之间的流通,对于金融监管会有比较大的挑战吗?
汪昌云:在目前的框架下,可能会有一些挑战。也是这次大湾区论坛需要讨论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民币跨境流通,和三种货币之间的自由兑换。现在我们没有一个很完整的框架体系,到底怎么操作也没有明确的规则,一旦有一个很明确的跨境流通的制度建立起来,未来在这个三种货币的兑换上,包括不同货币的支付、兑换、自由流通,反而金融这方面的压力可能会变得更小。
凤凰网财经:您提到跨境人民币,横琴现在马上要封关了。但是横琴对于整个大湾区来讲,可能承担的相关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任务还是比较重大的,您认为横琴可以很好地承担这一任务吗?
汪昌云:横琴深合区是国家对外开放的一个高地,与别的开发区或者是特别经济区可能不同。关于横琴深合区跨境人民币的流通,按照我们现在这种设计,已经打破了像海南、上海其他经济区的帐户式的开放模式,不是通过帐户,而是实行全面开放,但是可能会是在横琴深合区里的某个特别的物理区域,我们把它叫离岸金融试验区,先做试点,采用沙盒式监管模式,可以试错。遇到有重大风险,我们还可以挽回。所以这也是横琴未来人民币跨境流通上面,要比其他开发区先行一步,我们胆子可能要放得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凤凰网财经:一旦在横琴做了这个试验区,除了琴澳地区以外,对于整个大湾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汪昌云:人民币国际化走了很多年,到目前为止都还是通过管道式的开放,包括我们后来引进来的沪港通、深港通,现在理财通。这也是必要的,但是从未来中国经济融入世界这个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所以未来人民币通过深合区再流向境外或者是流向其他地区,我觉得可能是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一个比较大的步伐。在其他的地区实行起来,可能难度会大一些。我们在深合区做这种试点,可能它的障碍会小一些。那么通过这种试错的方法,对人民币国际化其实贡献是很大的,有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将来可以通过一种电子围栏的方式来监测人民币的跨境流动。
04、建议设立澳门资产交易所,不会形成重复建设
汪昌云:离岸人民币的规模目前还是比较小的,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境外的机构和居民,对于使用人民币还没有那么大的主动性,也没有那么便捷。更重要的是没有投资人民币资产,或者选择性不多。
所以我们这一次也提出了一个设想,在澳门建立一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或者是交易所,主要的好处是它不会与我现有的存储的资产交易市场有重复建设,有直接竞争,它是一个错位发展。这样可以扩大境外人民币资金池,使得大家有意愿也有动力去投资人民币资产,从而把更多的人民币留在这个离岸资金池里。
这种离岸资金池的规模和流动性很重要,如果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很小的话,汇率波动就很大,对于在岸的汇率反而是一个负向作用。如果资金池规模足够大,流动性足够好,使用人民币的机构或参与的机构和人越来越多,离岸人民币汇率就更加市场化,更有参考价值。而且对于在岸人民币的汇率机制形成,可能也更有正面帮助。
05、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匹配
凤凰网财经:如您所说,境外机构和居民对于使用人民币还不是那么主动,他们的困难点在哪里?
汪昌云:其实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程度,跟我们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是不匹配的。我们经济是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民币,不管是作为支付结算还是存储占的比例非常小。
不匹配的原因很多,和人民币国际化这条路我们走得相对比较谨慎有关系,也跟世界,尤其是西方经济体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或者是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它的理解、沟通可能还有限制,它有它的局限性,这个是以后要做的工作。
凤凰网财经:那现在是不是一个好的时机,我们是否可以把人民币国际化的步子迈得大一点?
汪昌云:现在应该不是很好的时机,但是我们要做这种准备,这些准备工作还要花很多的精力花很多时间,几年之后,可能有更好的机会,我们就可以跨越更大。
06、大湾区金融信息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待加强
凤凰网财经:关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的互联互通方面,您认为现在应该如何加快去推进?
汪昌云:互联互通其实已经做得还可以,香港和澳门通向国内的这些渠道,相对来讲比较通畅了。未来可能在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上,还有很多机会。因为是一国两制,我们内地和港澳在基础设施上可能原来都是单独建设的,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尤其是在金融信息的互通上,我们是一国两制,它所适用的法律也不同,所以将来互联互通在这一块要花的力气可能要更大、更多一些。
07、通关后大湾区金融可能很快恢复至以前水平
凤凰网财经:您认为这次恢复通关,对于后续大湾区的金融业务或者是其他行业,会有哪些机会?
汪昌云:恢复通关首先是在澳门感受比较明显,澳门的旅游入境的人数2022年跟2021年相比大幅下滑,2021年跟2019年相比又大幅下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香港也是类似情况。所以从恢复通关之后,首先是对于相关的行业,像旅游业、商业、餐饮业,港澳地区的这些相关的产业,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帮助。但是对于金融行业来讲、,可能是因为通关了以后,机构人员他进出方便了,以前很多业务停滞了或者做起来很不方便,这个可能很快就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08、2023年人民币不会有大幅升值或贬值的可能
凤凰网财经:您对于人民币今年的走势有什么样的看法?
汪昌云:我觉得未来202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走势,可能也不会有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当然人民币对美元也不太可能大幅贬值,因为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以及美联储所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应该在一个区域之内有一种波动。
Copyright © 2008-2020 【启盈配资】广东天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