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截止2024年6月2日,全美新闻App下载量第一的,是中国产的“News Break APP”。
登顶对于News Break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在这之前,News Break APP 的下载排名曾经多次登顶美国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下载总榜。此外根据公开报道,News Break 还透露,目前平台已经有 1200 万的日活用户。
一个从未听说过的新闻类APP,悄悄占据北美下载榜,获取千万级别日活用户,这事总让人想起今日头条。
但News Break还真不是今日头条,只是看着有点相似。
01
News Break什么来头
这并不是一家新锐公司,2015年,News Break在美国硅谷就成立了。一点资讯创始团队郑朝晖和任旭阳打造这家公司,但与他的中国版本一点资讯不同的是,News Break更强调美国本地资讯和算法驱动。
选择从本地新闻聚合切入,News Break的出发点基于美国的特殊媒体环境:
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崛起和流量的抢占,全国性传统媒体,如纽约时报的流通量和广告收入都开始同步下降,但本地化媒体仍有活力:慈善发放,社区活动,本地生活的优惠券,这些媒体与全国巨头形成了错位竞争。
而且,由于这些媒体很早就通过广告产生了盈利,在现金流的滋养之下,他们的内容生态很有活力,内容生产也随着时间逐渐演进到视频,音频等形式,能够养活一众编辑和本地内容生产者。
这些本地新闻生产者无法全国扩张,但巨头也很难将流量的手伸向他们:在News Break出现之前,美国甚至没有一个聚合本地化新闻的APP,事实上,大多数美国互联网创业者的精力都聚焦在更宏大叙事的全球扩张之上。
而这种真正长尾,个性化,关注本地社区的资讯,用户留存率却非常高:根据公开报道,次日留存为55%,月留存在20%以上,这样的高留存率让广告获客成本迅速下降,成为了一门能够迅速盈利的生意:News Break在2019年就开始盈利。
这也是创始人郑朝辉的计划得到一众风投绿灯的重要原因:News Break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扎根硅谷,面向美国出海和本地新闻聚合业务的算法驱动公司。
成熟模式,成熟算法,中国企业面向美国出海,风投要素拉满,郑朝辉与网易丁磊敲定投资只用了2个小时时间,而拿到IDG与真格基金投资则只花了2周。
02
算法,技术,以及大模型前夜的争议
从某种意义上说,News Break是纯粹意义上的算法技术驱动+AIGC的内容平台。
从News Break的招聘启示上,我们可以拼接出这个生意的基本模型:
第一步是针对本地新闻源的抓取,第二步根据终端LBS和兴趣来定向分发到用户,到这里,这个公司与今日头条有很多相似。
但接下来第三步,News Break在分发和聚合的算法基础上,又进一步实现了多态融合,AI识别新闻源的人脸,语音,文字,音频,通过AIGC来重写新闻。
基于News Break初创时刻的大模型能力,这种AIGC的新闻质量可想而知。由于信源的审核把握不严,以及AI语义识别能力的缺环,News Break甚至曾闹出巨大乌龙:
一次,News Break虚构了新泽西某小镇的枪击案,给当地造成巨大冲击;而另一次则错误播送食物银行发放食物的时间,大量受资助社区群众上门取食物却无功而返。
除此之外,News Break通过AI来改写新闻源的做法,也得到了很多本地新闻网络抨击,这种改写事实上绕开本地新闻网版权。这其实又让人想起一个叫字节跳动的公司。
但News Break的用户高度集中于45岁以上美国大妈。对他们来说,本地信息的及时性和丰富性才是最关键的:基于具体的地理位置来推荐用户可能会关心的新闻。
作为佐证,News Break 日活在 18 个月内增长 20 多倍:在真正的需求面前,技术的缺环和失误,并不是增长最大的障碍。
无人工干预情况下的AI生成信息失误问题上,郑朝晖自己的观点是最有意思的,他认为:
尽管现在一些内容平台过度依赖算法导致了一些分发层面的缺陷,比如标题党泛滥成灾,但未来内容分发一定是“算法+人工”,并且是技术驱动。
“只有技术人员才能体会领悟并drive执行,因为只有技术人员才知道技术的边界,才知道哪些是技术不可为或事倍功半而更适合人工去解决的。”“算法+人工”的关键在于能清晰正确地分工算法和编辑,
“人工干预的可能误区之一是把算法执行的暂时不完美当成是算法本身的缺陷了”。
而民众对地方新闻的巨大需求面前,这一切都不重要。在接受 PingWest 采访时,郑朝晖表示:
“当你真正看到底层民众的生活艰辛:经济下行导致公共福利锐减、基础设施荒废,人们真切体会到『被遗忘』……你会开始理解他们的做法。地方新闻的重要性长久以来被忽略,然而,越是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越会让人感受到震撼和冲击。”
要知道,这一切争议都发生在GPT4大模型变革前夜。
不难想象,随着大模型尤其是多模态大模型的日趋成熟,News Break已经成熟的生意模型,可以直接AIGC上产生巨大的价值。这与现在尚且不能盈利的其他AI应用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巨大的增长面前,我们可以让争议再飞一会儿。
03
可能的乌云和解法
在2015年创立之初,中美地缘政治因素还没有得到今天这么多讨论。但与9年前不同,News Break的投资方今天很多已经被纳入美国黑名单,而日活超千万的News Break,最终将与TikTok一样,面对众所周知的问题。
不过,对于今天估值已经站上10亿美金的News Break,投资方似乎并没有像舆论预期的那样担心可能的强制手段。
在完成1.15亿美元融资之后,News Break宣布,开始从新闻延伸到资讯,覆盖到本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真正的“Local Everything”的大平台。
与其说,今天的News Break更像Tiktok,或者今日头条,不如说,随着流量运营日益稳定,和AI技术的日益完善,News Break很有可能会更像大众点评和58同城:
一方面,通过深度参与本地生活,运营好美国大大小小数以万计的社区生意,而这样的业务,才能够适当淡化自己身上的地缘政治竞争因素,避免被拿到政治聚光灯下炙烤。
另一方面,从Temu和TikTok的北美经验来看,深度绑定本地合作伙伴,也往往是News Break尽量淡化自己背景的必经之路:
通过苹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大肆投流分发的News Break,单用户获取成本仅为1美金左右。由于其优质流量和高效变现,News Break同时成为Facebook和Google的Tier 1战略合作伙伴,更应Facebook之邀作为创收成功案例之一在GMIC北京大会上分享广告变现经验。
多一些朋友,总没有错。
04
结语
我经常会想,对今天的中国互联网来说,出海以及可能的成败,已经成了绕不开的话题,这种迟疑和行动的缺位,让很多关于中国互联网的迷思都始终无法得到破解:
比如说,在Tiktok进军北美之前,很多人都曾认为移动互联网就应该是美国公司的天下;而在拼多多的炸裂一季报之前,也有很多人认为电商出海是个伪命题。
这一切都被积极的行动毫不留情破解。
而News Break的故事给到中国的最大启发,是中国互联网出海本身需要建立在尽可能精确的洞察和用户理解之上,本地新闻+地理定位的AI算法,恰恰是互联网精神应该有的技术和市场的结合。
也许,News Break的登顶,只是中国更精彩出海故事的开始。
往 期 推 荐
Copyright © 2008-2020 【启盈配资】广东天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