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由腾讯元宝AI生成。
深圳市天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23,*ST深天)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4日收盘市值低于3亿元,根据交易所相关规定,公司首次出现该情形的,应当在次一交易日开市前披露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若公司股票收盘总市值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ST深天将有可能成为史上第一家因为市值不达标,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的公司。6月以来,*ST深天股价连日跌停,截至6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1.75元/股,跌3.31%。总市值仅为2.43亿元,距离3亿元的“安全线”越来越远。
公司上市已30多年 深圳国资持股5.91%
公开资料显示,*ST深天是深圳老牌的房地产、商品混凝土生产公司,主要产业包括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和销售、房地产的开发及物业管理等,于1993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实控人为林宏润,控股股东为广东君浩股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广东君浩)。
今年4月30日,*ST深天就曾公告,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且鹏盛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触及退市风险相关指标,已于5月6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同在4月30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股票上市规则》。市值退市标准方面,对主板A股(含A+B股)的退市标准从3亿元提高至5亿元,旨在加大市场化公司出清力度。修订后的市值类退市指标设置了6个月的过渡期,即10月30日起将适用新的市值退市规定。
而在4月30日至10月30日期间,主板市值退市标准依然以3亿元为准。*ST深天也在公告中明确提到,若公司股票收盘总市值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截至6月7日收盘,公司股价收1.81元/股,总市值仅为2.51亿元,低于交易所规定的3亿元最低标准。这意味着,*ST深天或将成为史上第一只因为市值不达标,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国资也持有*ST深天股份。截至2024年一季报,林宏润通过广东君浩持有*ST深天27.39%股份;而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股份5.91%,位居第二大股东。
业绩连续4年亏损 资金占用情形严重
近年来,*ST深天营收持续下滑,且净利润持续亏损。2020年至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7.83亿元、14.8亿元和3.6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达795.4万元、5303万元和2.71亿元。
2023年年报显示,*ST深天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77亿元,同比减少51.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59亿元。在解释亏损原因时,*ST深天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混凝土业受市场需求不足、行业资金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单位营业成本上升,企业运行艰难程度不断增加。
*ST深天持续亏损的背后是公司大额资金被实控人林宏润以及关联方所占用。
据公司5月28日公告,经核查,公司控股股东广东君浩存在对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且情形严重,余额在1000万元以上,且无可行的解决方案,或者虽提出解决方案但预计无法在一个月内解决。因此,公司股票已于2023年9月27日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ST深天表示,2024年,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已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的责令改正措施,并明确,如未能在六个月内清收1.37亿元被占用资金的,深交所将对公司实施停牌,停牌后两个月内仍未能完成整改的,深交所将对公司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广东君浩对公司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仍为1.37亿元。
4月30日,*ST深天发布了今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1715万元,同比减少59.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573万元。
回溯
公司5年前经历实控人变更
林宏润入主*ST深天可以追溯到5年前。
2019年8月1日晚,深天地A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林宏润(男)、林凯旋(女)夫妇中的林凯旋受到深圳证监局行政监管。因存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的情形,林凯旋不得收购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收购人最近3年有重大违法行为或者涉嫌有重大违法行为,其不得收购上市公司”。
林氏夫妇并不愿意放弃控制上市公司。据深天地A公告,林凯旋通过向林宏润转让所持广东君浩股权的方式退出深天地A,交易价格起初拟定为5.95亿元,最终仅为1万元。
同年8月4日晚间,深天地A公告,公司接到广东君浩通知,林宏润、林凯旋夫妇签订了《广东君浩股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之补充合同》。补充合同约定,林凯旋向林宏润转让所持广东君浩70%股权。交易完成后,林宏润持有广东君浩100%股权。上述股权交易价格为1万元。
上述交易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林氏夫妇变更为林宏润。
观察
退市“组合拳”如何保障威力?
除了*ST深天,*ST美讯也因市值低于3亿元发布退市风险提示公告。A股市场上,自2021年7月份相关规定施行以来,尚未出现过市值退市案例。有业内人士认为,继“面值退”之后,“市值退”也将成为促进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一大利器。
分析指出,触及市值退市指标的公司往往因基本面堪忧导致市值不断缩水,本身就暗藏不小的风险隐患。以*ST深天为例,该公司此前已受到多重风险警示,存在2023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资金占用情形严重、公司及实控人被采取监管措施等风险。同时,这类小市值公司大多缺乏投资价值。因此,投资者“用脚投票”直接将市值极低的风险公司清出市场,净化了市场生态,有利于引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加速A股市场优胜劣汰。
市值退市机制的落地生根,离不开制度保障。事实上,证券监管部门也在持续完善退市制度,拓宽退市渠道。新“国九条”要求“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在此背景下,今年4月底,沪深交易所修订完善相关退市规则,将主板上市公司相关市值指标由3亿元提高至5亿元,自今年10月30日起施行。这进一步提高了市值退市覆盖范围。
可以说,市值退市给上市公司市值划出了一道“市场底线”。一方面,上市公司要遵纪守法,深耕主业经营,打造市场竞争优势,增强盈利能力和治理能力,提升公司估值水平;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也要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充分用好回购、分红等市值管理工具,积极回报投资者,与投资者良性互动,增强市场信心。
预期“市值退”将与“财务退”“面值退”“重大违法退”等合力打出退市“组合拳”,更大力度地将劣质上市公司清出市场,净化市场生态、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整合:李斌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墨山 综合澎湃新闻、证券时报、中国经济网
Copyright © 2008-2020 【启盈配资】广东天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