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应收账款能否转化为现金流。
作者 | 扶苏
编辑 | 小白
Axsome Therapeutics(“公司”,AXSM.O)是一家美国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研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创新药,目前市值36亿美元。
(来源:Google Finance)
近日,公司遭到Culper Research(“做空机构”)的做空。
做空机构称,公司创新药的销售,依赖于与药店之间大量未披露的关联交易,因而永远无法转化为真实的现金流。
有趣的是,做空机构对公司财务造假的指控,与9年前震惊美股的加拿大制药巨头Valeant(现名为“Bausch Health Companies Inc”,BHC.N)的被做空案,颇为相似。
2015年,知名做空机构Citron Research(“香橼”)称,Valeant长期借助秘密控制的药店销售网络,通过关联交易夸大药品的销量和收入,是“制药业的安然”。 安然曾是美国的能源巨头,在被曝光利用子公司关联交易虚增业绩后走向破产,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并连锁导致其审计机构、当时为全球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倒闭。
香橼的做空报告发布后,Valeant市值在一周内暴跌200亿美元。
2016-2020年,美国司法部和SEC相继对Valeant数名高管提起诉讼,导致其中一名高管锒铛入狱,以及Valeant支付12亿美元以了结股东集体诉讼。这些事件也基本证实了香橼的指控。
历史重现?公司会是下一个“制药业的安然”吗?
来看看这份做空报告。
全球首款抑郁症口服创新药
公司的核心产品,是一款名为“Auvelity”的突破性新药,于2022年8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据披露,Auvelity是全球第一款、且唯一一款用于治疗成人重度抑郁症的口服速效NMDA受体拮抗剂,也是60多年来首款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抑郁症口服疗法。
由于商业化时间短,公司直至2022年才实现营收,现阶段尚未盈利。2023年,公司营收2.7亿美元,净亏损2.4亿美元。
(制图:市值风云App)
公司对Auvelity的定价极高。据披露,患者的每月开销超过1000美元。
这么贵的药品,显然没多少患者能自费用得起。
好在,美国商业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较广,精神疾病治疗也往往在承保范围内。
保险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通常会对价格昂贵的创新药采取预授权(Prior Authorization)制度。即患者在购药前,需要获取预授权。如果没有预授权,保险公司后续可能拒绝理赔。
由于许多患者不清楚哪些药在承保范围内,这项工作便交给了开处方的医生和药店。
如果医生确定要开这类药品,需要提前向保险公司递交预授权申请表,并证明使用该药品的必要性。
以美国医保巨头联合健康(UNH.N)为例,其在批准Auvelity预授权之前,要求医生提供患者已经服用了至少5种其他抗抑郁药物、每种药物服用至少4周,且这些药品均效果不显著的证明。
鉴于预授权的申请过程繁琐费时,医生和患者往往没有动机去滥用高价药。
据披露,在医保覆盖后,患者最终只需为Auvelity自付10美元。
1000美元和10美元,这两个相差甚远的价格,是如何反映在公司业绩的呢?
简单来说,按照药企惯例,公司在销售完成时,确认的收入为1000美元,而非10美元。 然而,公司此时的真实现金流入只有10美元。后续能否获得剩余的现金流,则取决于保险公司的赔付。
涉嫌模仿Valeant财务造假
做空机构是如何认定公司虚增销量和收入的呢?
根据做空报告,公司的操作手法,与曾震惊美股和医药界的Valeant财务造假案颇为相似。
2013-2015年,Valeant控制了大量药店构成的销售网络,这些药店实质上是未披露的子公司。 Valeant向这些药店销售大量高利润的药品,并确认收入。药店则负责开虚假处方,骗取保险公司的预授权,为Valeant实现收入和现金流的闭环。
Valeant的财务造假直接涉及到了医疗保险欺诈,事发后,其高管Gary Tanner因此被美国司法部送去吃牢饭。
做空机构称,公司同样借助大量秘密控制的药店网络进行虚假销售。
不过,与相比9年前的Valeant,公司的手法则有了“创新性”的改进:直接绕开了保险公司环节。
在实地调研中,做空机构的人员假扮患者,前往公司的关联药店购买Auvelity。药店称已按常规流程向保险公司申请预授权,并以10美元的医保覆盖价格销售药品。
事后,做空机构发现,其未能在保险公司处查询到Auvelity的理赔记录。也就是说,药店虽然一直以医保价销售Auvelity的过程,但从告知保险公司。
这意味着,尽管公司确认的药品收入是1000美元,但除了10美元的真实现金流入,剩余的现金流永远无法通过保险公司收回。
公司这么做的好处是,由于不涉及第三方保险公司的利益,大大降低了造假东窗事发的概率。
但缺点是,公司无法像Valeant那样完成收入和现金流的闭环,公司的应收账款与日俱增。
据公司披露,自Auvelity 2022年上市以来,确认的相关累计收入约为1.89亿美元。
与此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从2030万美元增至1.01亿美元,净增加8110万美元。
也就是说,公司约有43%(注:0.811/1.89*100%)的Auvelity收入,一直未能转化为真实现金流。
(来源:Culper Research)
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样疑点重重。
据公司披露,其药品的应收账款,通常在60天及以内收回。
(来源:Culper Research)
然而,自Auvelity上市后,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在120-140天,是其披露的合理天数区间的两倍多。
(来源:Culper Research)
至于应收账款及其周转天数的不合理性,公司始终未给出解释。
话说回来,Valeant自2015年被香橼做空以来,市值一蹶不振。
此后9年,Valeant经历了管理层重整、公司改名、重大资产剥离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始终未能重获资本市场的信任。
作为一家拥有博士伦知名品牌、年营收逾80亿美元的全球制药巨头,其目前市值竟不足25亿美元。
(来源:Google Finance)
相比之下,公司此番似乎相当幸运,股价受做空报告的影响有限。
做空报告发布当日,公司股价一度下跌近10%,但次日便回升至被做空前水平。
这背后或许离不开机构的站台。
Auvelity的稀缺性光环,令公司一直是华尔街的宠儿。据披露,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占比高达82.98%。
做空报告发布的次日,花旗(C.N)重申公司“买入”评级,并表示目标价位稳定在125美元,较公司目前股价高出约70%。
做空机构和花旗,究竟哪一方是正确的呢?
风云君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司庞大的应收账款,最终能否顺利转化为现金流,或者在数年后走向减值?
姑且让子弹飞一会儿,答案交给时间即可。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Copyright © 2008-2020 【启盈配资】广东天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